1927年2月17日,黄埔军校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校园里涌现出了许多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学生。这些女学员是黄埔军校破天荒地首次招收的女性学员,尽管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阻力豪瑞优配,但她们依旧步入了这片革命的沃土。
在人群中,有一个特别吸引眼球的年轻女性,她眼如秋水,眉目如画,气质脱俗,她就是孟庆树。孟庆树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,但她的革命经历却非同凡响。16岁时,她便投身革命事业,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开创者之一。大革命失败后,她前往苏联深造,在那里,她不仅结识了革命领袖王明,还与他结为夫妻。1956年,王明病重赴莫斯科治疗,孟庆树和家人陪伴前往,之后她再也没有返回过中国。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与祖国保持着这样的距离?她和王明的爱情故事又是如何展开的?
展开剩余86%孟庆树出生于1911年,安徽寿县的一个中医世家。家里父亲、祖父和外祖父都从事中医工作,家庭背景优越,家教严谨。她外祖母的弟弟张树侯是老同盟会的成员,主张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,提倡男女平等。张树侯的革命精神深深影响了孟庆树,使得她从小就心怀革命理想,立下了远大的抱负。
1923年,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的成立,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。它犹如一盏明灯,点亮了寿县未来的希望,也为孟庆树的革命理想插上了翅膀。1925年,孟庆树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,次年,她远赴上海,进入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继续求学。
在上海期间,孟庆树积极参与社会活动,作为共青团的代表,她在工人夜校教导女工识字,传播革命思想,倡导妇女解放。1926年11月,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立,开始招收女性学员,这无疑是一个革命的突破。孟庆树看到这个机会,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考试,并最终通过层层选拔,成为黄埔军校的一员。
1927年,孟庆树离开了故乡,踏上了革命征途,从此便未曾再回家。黄埔军校是革命的摇篮,充满着严谨的纪律和浓厚的革命氛围。在这里,她不仅接受了军事理论教育,还接受了专业的军事训练,这为她后来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基础。然而,学习并没有持续太久。1927年7月,汪精卫公开宣布反共,武汉局势急剧变化。为了保存革命力量,中央决定避开汪精卫的锋芒,将部队撤回南昌,发动起义。黄埔军校决定提前结束学业,女生队也被迫解散,孟庆树随即被安排到部队的军医处工作,并随部队前往九江。
11月,孟庆树应组织安排,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继续深造。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孙中山时期与苏联合作的产物,培养了大量革命精英,包括王稼祥、杨尚昆、夏曦等人,孟庆树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。在这所学校,她不仅学习了更多的革命理论,还遇到了王明,这位未来的革命伴侣。
孟庆树16岁时,已经是一个才情出众的少女。她五官精致、身材高挑,气质优雅,是学校中出名的美女。王明当时年仅23岁,是学校内的风云人物,担任学生公社主席,常与副校长米夫往来。尽管孟庆树受到了王明的追求,但她一开始并不动心。王明身高不到一米六,这使得孟庆树并未对他产生特别的兴趣。然而,王明并未因此放弃,反而更加执着地追求她。
1928年6月,中共“六大”在莫斯科秘密召开,王明负责组织相关事宜,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孟庆树参与。这次经历让孟庆树对王明的能力和人品产生了全新的认识,也为两人的关系奠定了基础。此后,孟庆树开始与王明交往,但她并未立刻决定与他结婚。
1929年3月,王明回国,孟庆树则留在莫斯科继续学习,期间他们保持着远距离的联系。王明经常给她写情诗,表达思念之情。1930年初,孟庆树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,回到上海从事妇女工作。王明趁此机会再次向她表白,但孟庆树因王明工作上的失误而开始犹豫是否与他共度一生。她渐渐疏远了他,专注于自己的事业。
然而,命运的捉弄让孟庆树在1930年7月被捕,关押在上海龙华看守所。王明不顾身份的危险,多次化装成三轮车夫,和孟庆树的二叔一起前去探望她,并送去莫大的鼓励。孟庆树在困境中发现了王明坚定的情意,心中不再犹豫,最终与他结为夫妻。
此后,孟庆树和王明的婚姻历经风雨,携手共度了44年的岁月。婚后,王明依旧保持着给孟庆树写情诗的习惯,而孟庆树则称王明为“白劳克夫”,这是一种象征着玫瑰和爱的称呼。两人的爱情甜美如玫瑰,芬芳四溢。
事业上,两人依旧并肩作战。王明在结婚后的短短半个月内,就完成了六万多字的《两条路线》意见书。孟庆树则在组织安排下,积极投身妇女工作,最终成为了中共江苏省委妇女部长和中央巡视员,照顾丈夫的同时,努力推进妇女解放事业。
1931年10月,王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,孟庆树陪伴他前往莫斯科。此后,二人在革命事业上继续合作,为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贡献力量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孟庆树全身心投入战时妇女工作,带领中国妇女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。她不仅参与妇女动员,还参与救助战区儿童,成为战时儿童保育会的理事人之一,帮助近三万名难童逃离战火。
1939年,孟庆树的第二个孩子王丹芝出生。同年,她积极投身妇女宪政运动,发表了多篇关于妇女运动的重要文章。1945年,她迎来了第三个孩子王丹金。
新中国成立前夕,孟庆树和王明搬到了北京,开始了一段温馨的家庭生活。但好景不长,王明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,最终他在1950年赴苏联治疗。孟庆树始终陪伴在他身边,直到王明病情好转。1956年1月30日,孟庆树随王明前往苏联,这次的离别注定是她与祖国的告别。
在苏联,孟庆树照顾王明近二十年,直到1974年王明去世。孟庆树的生活逐渐平静,然而她一直没有回到祖国。1974年3月,王明去世,孟庆树紧随其后,于1979年去世。她与王明葬在莫斯科新圣母公墓,永远相依。
孟庆树的一生,充满了革命斗志与牺牲,她不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,更是与时代并肩作战的英雄。在她的领导下,数以万计的女性挺身而出,为国家的独立与解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。尽管她长眠异乡,但她的精神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